会员中心
会员章程
会员服务
会员天地
安全用药

过用“苦口”药食也会引发疾病

发布日期 :2010-03-26 |
分享
加入收藏关注 : 2168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中国传统俗语中有一句话叫"良药苦口" ,这句话的真实性几乎没人怀疑 ,因为 ,我们用来治病的药物几乎都是苦的 。但不知大家想过没有 ,药为什么多是苦味呢?如果药物都是甜的 ,那我们吃起来会多轻松啊 ?
  相对于其他四味而言 ,苦味是最难唤起人们口舌愉悦感 、也是人们最不喜欢的味道 。女性喜爱酸甜食品 ,男性酷爱辛辣 ,老年人口味偏咸 ,但却少有人喜欢苦味之品 。因此 ,作为应该平衡的五味 ,苦味对人体的影响 ,不是摄入太多 ,而是摄入太少 。
  老子《道德经》言 :"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过食甘 、咸 、辛之味引发了疾病,只能服之相对不足的苦药治疗疾病 。不知这是否是冥冥之中大自然对人体五味偏失的一种纠正 。我们甚至也可以这样理解 ,当苦药入口之后 ,疾病消失 ,身体舒适 ,恢复健康 ,可能恰恰是被我们冷落的苦味进入人体后 ,五味达到平衡 、调和的结果 。因此 ,正确认识五味调和的含义与作用 ,在平素的饮食中随时摄入一定量的苦味之品 ,应可很好地防止疾病的产生 。如果你是一个体弱多病之人 ,不妨检讨一下自己的饮食 ,是否存在五味之偏 。

  苦味的作用
  苦味在五脏的归属中属于心 ,因此 ,苦味之品多数是入心的 ,苦寒之物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 。常用的药物有黄连 、丹皮 、炒栀子 、莲子心等 ,可以食用或饮用的苦味之品则有苦瓜 、苦菜 、苦菊 、盖菜 、莴笋叶 、芹菜叶 、苦荞 、苦丁茶 、绿茶 、柑橘等 。在满桌的大鱼大肉之中 ,适度地加入一些苦味凉性的蔬菜等 ,可以有效地防止咽痛 、性情急躁 、失眠等心火上炎的情况发生 。
  苦味食物一向被看作是消暑的上佳食物 ,如苦瓜 、苦菜 、苦菊 、盖菜等 ,之所以如此 ,是由于苦寒之寒 ,不仅可以用来消解暑热 ,防止火热导致皮肤疮疡 、头晕目眩等 ,还由于苦味可以燥湿 ,《黄帝内经》中就有"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之语 。夏季湿热交蒸 ,湿气通于脾 ,脾胃为湿热所困 ,往往导致倦怠 、乏力 、恶心 、厌食 、腹胀 、腹泻等症状出现 ,通过苦味食物的燥湿作用 ,可以解除脾胃湿热 ,增进食欲 ,改善乏力等症状 。这也是夏季人们喜欢吃苦瓜 、苦菜的原因 。
  《黄帝内经》有"肾欲坚 ,急食苦以坚之"之说 ,认为苦味之品有坚阴的作用 ,所谓"坚阴",是指坚固阴精 ,使人体精血等不恣意外泄之义 。人体的肾脏是精气储藏的总仓库 ,当肾气虚 ,或下焦相火内盛时 ,均可导致精气的妄泄 ,如遗精 、滑泄 、崩漏 、盗汗等 。通过苦寒清解火热,起到"阳杀阴藏"的作用 ,可以防止阴精外泄 ,所以 ,中医治疗盗汗 、遗精的方子中 ,常用到黄柏 、知母等苦寒之药 。


  常用的苦味药食
  苦瓜 苦瓜又名凉瓜 ,为葫芦科草本植物 ,果实供食 ,根 、茎 、叶 、花 、果实及种子均可入药 。苦瓜肉性寒味苦,《本草纲目》载苦瓜"气味苦 、寒 ,无毒 。除邪热 ,解劳乏 ,清肝明目" 。清代医家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载苦瓜"青则苦寒 ,涤热 、明目 、清心 。熟则色赤 ,味甘性平 ,养血滋肝 ,润脾补肾"。苦瓜一物在不同的阶段采摘 ,其药性及作用都不相同 ,青则能清 ,熟则能补 ,前后补泻二用 ,皆有奇功 。苦瓜根 、茎 、叶 、花皆苦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可治疔疮 、便血 、牙痛 、消渴 、湿疹 、腹泻 、食欲不振等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 ,苦瓜有抗血糖、抗肿瘤 、抗病毒 、抗菌 、抗溃疡 、调节免疫能力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
  莲子心 苦瓜生则清 ,熟则补 ;而莲子是内则清 ,外则补。心肉不分 ,补中寓清 ,清中含补 ,古为历代富贵人家的常用补品 。
  莲荷的果实谓之莲子 ,莲子去心为莲子肉 ,莲子肉为补药之一 ,唐代孟诜著《食疗本草》论莲子肉"主治五脏不足 ,伤中气绝 ,利益十二经脉 、二十五络血气 。生吃(微)动气 ,蒸熟为上" 。认为莲子肉可补益五脏之虚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论莲肉 ,认为其有"交心肾 、益肠胃 、固精气 、强筋骨 、补虚损 、利耳目 、除寒湿 ,止脾泻久痢、赤白浊 ,疗女人带下崩漏诸血症" ,亦强调莲子肉补益十二脏腑的功用 。
  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 ,与莲子肉的补益作用形成对比 ,莲子心偏于清火 ,具有极好的清心安神 、降压去脂以及降血糖之功效 。
  我国的僧尼常以莲子为素斋圣品 ,一方面取莲子补益脾肾之虚之功用 ,另一方面 ,莲子心有清心泻火的作用,可使男子性欲低下 。所以 ,男子不宜长期服用莲子心 ,否则会损折性功能 。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也谈到"寡居女性常饮莲子心茶"以清心解欲 。同时 ,莲子心性苦寒 ,阳虚体质者禁止服用 。
  绞股蓝 绞股蓝味苦酸 ,性寒 ,生长于山间阴湿之处 ,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 ,农历七八月采收为宜 ,药用全草或根状茎,功效可归纳为 :养心健脾 、益气和血 、清热解毒 、祛痰化淤,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 。临床研究证明 ,绞股蓝有消除疲劳 、降低血脂 、镇静催眠 、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 ,可以预防与治疗高血压 、高脂血 、冠心病 、糖尿病等疾病 。
  民间有句俗语 :"北有长白参 ,南有绞股蓝 。"说明绞股蓝与人参功效相仿 。将其加红糖 ,用水煎服 ,具有一定的抗疲劳 、促睡眠 、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作为药食两用之物 ,其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
  明朝初期 ,土地荒芜 ,民不聊生 。明成祖朱棣亲自考察可救饥馑的野生植物 ,发现记载了花 、实 、根 、干 、皮 、叶之可食者414种 ,分草 、木、谷 、果 、菜五部 ,逐一绘图说明 ,取名《救荒本草》 ,以备荒年充饥之用 。此书刊于1404年 ,在食疗与营养学方面有着相当大的贡献 。被后人誉为"南方人参"的绞股蓝 ,首次被收录在此书中 。


  生活中易出现的苦味过用
  虽然平时喜欢食用苦味之物的人并不多 ,但并不意味着生活中就没有人为苦味所伤 。《黄帝内经》说:"味过于苦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 。"可见 ,苦味太过可以引发疾病 。生活中常见的嗜苦太过的形式有 :
  嗜茶 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茶的淡 、静 、雅之性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 、道 、佛的精髓极度契合 ,饮茶不仅是文人表现性情风雅的方式 ,并且逐渐深入黎民百姓 ,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茶多性寒味苦 ,尤其是绿茶 、苦丁茶 、菊花茶等 。这类茶 ,少饮之则清热降火 、安神定志 、助益消化 、降血脂血压 ,确实对身体有益 。但很多人误以为茶对人体有百益而无一害 ,嗜饮茶水 ,也会导致身体出现诸多疾患 。
  损伤心阳 :苦味入心 ,寒性伤阳 ,过饮茶水 ,首先导致心阳损伤 ,出现心气衰微的征象 ,如心悸 、胸闷 、胸痛等症 ,这就是《内经》所说的"心气喘满"之症 。喘为心悸 、呼吸气喘 ;满 ,同"懑" ,音闷 ,胸闷之意 。
  损伤肾阳 :心阳受损 ,会进一步波及肾中阳气 ,从而出现全身阳气虚 、虚寒内盛的征象 ,表现为口渴多饮 、小便频数 、四肢冰冷 、腰膝酸软 、面色黧黑 ,甚至下肢浮肿等 ,即《内经》所说的"色黑 ,肾气不衡" 。
  总之 ,苦味不易让人喜爱 ,作为五味平衡,稍稍摄入一点就可以 。而对于苦味之品而言 ,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两类错误饮食习惯则是 :一是因为不喜欢,一点都不吃苦味的食物 ,导致五味平衡中少了苦味 ,从而易于出现某些疾病 ;一是过用苦味 ,如过用清火药 、抗生素等 。